• 主页 > 知识问答
  • 抗日战争胜利后高树勋运动与董策成起义:国民党内部反内战力量的崛起

    抗战胜利内忧凸显

    抗战胜利,民众热切盼望安宁日子。然而,国民党蒋介石一派却意图维持独裁,密谋挑起内战。此举动摇国基,引发了民众的强烈愤慨。国内和平局面岌岌可危,内战的阴影笼罩着整个中华。

    国民党内部矛盾重重,众多怀揣爱国情怀、痛恨内战的士兵和军官,对蒋介石推行的内战策略深恶痛绝。他们心系国家和平,却受困于党派错误决策,内心痛苦与挣扎愈发剧烈。

    起义先锋高树勋

    高树勋运动_高树勋的起义_高树勋中将

    1945年10月,邯郸战役爆发。当时,国民党第十一战区副司令,同时也是新八军军长的高树勋,率领部队在战场上举行了起义。这一举动,如同黑暗中的一盏明灯,给了众多对内战感到不满的国民党军人以希望,为他们指引了新的前进方向。

    中共中央迅速启动了“高树勋运动”。毛泽东指示,各级党组织要主动与国民党内的爱国将领建立统一战线。他期望更多将领能效仿高树勋,站在人民一边,抵制内战,倡导和平,进而形成一股抵制内战的强大潮流。

    争取对象董策成

    高树勋的起义_高树勋中将_高树勋运动

    陕西省工委与凤翔县工委,对“高树勋运动”作出积极回应。经过深入探讨,他们聚焦于国民党陕西省保安六团第三大队的大队长董策成。董策成是凤翔本地人,他的部下多数来自西府地区,因此在地缘上有着独特的联系和强烈的认同感。

    董策成怀揣抗日的心愿,却未能亲赴战场,内心的苦闷显露无遗。他曾向老友、关中分区教导团团长赵伯经吐露心扉。党组织了解到他的处境,认为他有望被争取,于是启动了争取工作。

    党组织积极行动

    省工委派遣了关中地委的交通员,一位名叫王生春的凤翔籍共产党员,他通过乡情和旧识与董策成建立了联系。王生春与董策成有过多次交谈,他向对方传达了党的方针和和平的倡议。在这些交流中,王生春与董策成的关系逐渐变得亲近。

    西府地委的领导多次前往董部,与董策成、龙伯渊促膝长谈,结交友谊。凤翔县工委也派出了代表,利用同乡关系,与董部的成员拉近了关系。党组织采取多种措施,为构建统一战线关系打下了坚实基础。

    秘密交往起成效

    党组织持续努力,董策成成功与共产党建立了统一战线。他所率领的第三大队,成为共产党员、民主人士及进步青年出入边区的秘密通道。社会活动家杨明轩、李敷仁等人,便是通过这条线路,成功逃离国民党的追捕,抵达了边区。

    高树勋运动_高树勋的起义_高树勋中将

    董策成即便面对国民党当局的禁令,仍利用职务之便,将大量棉花、布料、枪支、弹药等物资秘密运入边区。这些物资的流入,对边区的经济发展和稳定起到了关键作用。

    紧急关头举义旗

    董策成与共产党的秘密联系,让国民党方面产生了警惕。1946年8月,国民党第二十九军军长刘勘下令,要求保安六团团长张乃云秘密抓捕董策成和龙伯渊,并在当地执行死刑。

    省工委得知消息后,迅速派遣王生春告知董、龙二人。董策成接到信件后立刻作出决策,于8月15日,与机枪中队队长龙伯渊一同带领207名士兵在旬邑县张洪镇发动起义。他们携带了168支长短枪和4挺机枪,分两路进入边区,受到了热烈的欢迎。

    阅读了董策成率领部队发动起义的经过,你觉得他的这次起义对那个时期的形势带来了哪些重要变化?

    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本站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whlxys.com/html/tiyuwenda/9811.html

    加载中~

    相关推荐

    加载中~